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保加利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

Economic and Commercial Office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'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Bulgaria

首页>展会专区

来源: 类型:

中国经济经得住狂风骤雨

转自《国际商报》: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
对于中国经济而言,我们应如何看待其近况,预判其远景?单个数据固然能够直观反映出经济的瞬时状态,然而,对于一个体量巨大、不断演变的经济体而言,观其趋势更为重要,也更有意义。

3月份,中国多项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,勾勒出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路线图: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比1-2月份收窄12.4个百分点,环比增长32.13%,工业产出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;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比1-2月份收窄3.9个百分点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1-2月份收窄4.7个百分点;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降幅比1-2月份收窄8.4个百分点;进出口总额降幅比1-2月份收窄8.7个百分点;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涨幅重回“4时代”,涨幅比2月份回落0.9个百分点。

不仅如此,不少先导指标表明,中国经济所蕴含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--作为判断经济走势最重要的先导指标,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出现大反转,仅隔一个月就重回50%的景气区间,并创下两年半来最高水平;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降幅环比明显收窄,4月上旬全社会发电量保持正增长;3月份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.46亿吨,比2月份增长4.5%。

透过一系列数据,我们清楚地看到:3月份,无论是在生产端还是需求端,中国经济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复苏态势。因此,在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中,中国成为少数在2021年保持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。“看多中国”依然是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。

但是,尽管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趋势性变化,中国经济仍未到达可以停下来喘口气的驿站。

当前,疫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扩散,全球跨境投资、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大幅度减少,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,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%,衰退程度可能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。

全球经济大幅下降,中国很难独善其身。更何况,疫情极有可能倒逼全球产业链重构,并导致多国贸易保护主义、民粹主义抬头,使中国稳外贸和稳外资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,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之稳。中国必须未雨绸缪,把困难与问题预估得更充分一些,要从最坏处着眼,做最充分的准备,朝好的方向努力,争取最好的结果。

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,稳是大局,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,稳住经济基本盘,兜住民生底线。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,要加大“六稳”工作力度,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、保粮食能源安全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保基层运转。

实际上,“六保”背后体现出的“兜底思维”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有所体现,从中央提出的很多公共政策和各地努力中都能看到--我们在有针对性地关照中低收入群体,特别是困难群体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群体;我们致力于把支持实体经济,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。

接下来,我们要继续以“兜底思维”把中央层面作出的最新部署落细、落深、落实,更沉着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,更好保障中国14亿人的基本民生,更好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。我们坚信,对于树大且根深的中国经济而言,狂风骤雨只会卷走些许落叶,却始终无法将大树连根拔起。